—咕噜
bitfarm.io出品
距离2009年1月3日比特币上线,已历时6年有余,在没有大公司、大机构推动的情况下,比特币从鲜为人知到现在逐渐走向主流,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笔者认为比特币的以下特征起到了关键作用:
- 中性、无需信任。
- 开放。
- 主体分散,更易突破已有利益格局的阻挠。
比特币背后是区块链技术,以上比特币的特征同时也是区块链的特征,在区块链里加进“智能合约”便是以太坊(Ethereum)。以下列出了一些以太坊和智能合约的链接,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
智能合约: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rt_contract
以太坊白皮书(英文):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White-Paper
以太坊白皮书(中文):http://ethchina.org/whitepaper/
智能合约本质上是“合同”+“法院”。传统的纸质合同只是规定了合同的内容,而合同的强制执行依靠司法体系;而“智能合约+区块链”使得合同内容和金钱都以计算机代码的形式呈现,所以强制执行也被写入代码,而无需第三方。
从概念上解释以太坊和智能合约总是太过抽象,而不易理解,举例说明会形象很多。结合区块链的特性,以下示例可能会成为以太坊应用的优势领域。
一,物联网
物联网被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认为是 next big thing,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从大数据收集分析,到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管理、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包罗万象。物联网概念从1982年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历时33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演进,离物联网的大规模实施已经越来越近。然而,目前物联网发展缺乏一个标准化的、可扩展的开放协议,这样的协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避免物联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 协议的开放性保障了物联网的中立性,消除了物联网接入者的顾虑。
Facebook应该不会愿意参加Google设立的私有网络,微信也已经封杀了淘宝的URL,在物联网领域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巨头都不愿意自己的设备接入到别人控制的私有网络。设想一下, 互联网如果没有开放的TCP/IP协议,如今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只是众多割据的孤岛?
以太坊帮助物联网协议的诞生,成为协议的一部分,这似乎已经是一些物联网研究人员的愿景。这个视频展示了IBM和Samsung的ADEPT技术(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Peer-to-Peer Telemetry): ADEPT由三个部分组成:消息协议——Telehash、文件分享协议——Bittorent、支付和使用协议—以太坊。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使用场景:我打开手机,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合约支付预付款,汽车收到指令,把我接上;途中自动驾驶汽车经过一个收费站,管理汽车的智能合约从我的预付款里支付过路费,将费用发送给收费站的智能合约,收费站放行;汽车将我送达目的地,智能合约根据路程和所花时间计算费用,并将剩余的预付款打回给我。
在上面的示例中,经营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并不需要自己从零开始建造物联网的基础设施,而只需接入协议;收费站也无需自营物联网,接入协议之后,任何公司的汽车都可以方便地支付过路费。
结合以太坊的开放、中性、无需信任的特点,使用物联网的开放协议连通全球的设备,可以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运行效率。
二,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中文翻译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一种通过智能合约将个体与个体、个人与组织、或组织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新型组织形式。在展开讨论DAO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组织。
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组织,例如公司、政府、军队、学校、行业协会等等,不胜枚举。在组织中,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是维持组织运行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传统组织的这些制度都由法律保障,并强制执行。法律保障分为两步:
1)签订合约/制定规则;
2)法院判决并强制执行。正是这些可强制执行的制度将不同的个体、实体联系在一起,使得组织成为一个功能有机体。
前文讲到,智能合约是自带法院的合约。通俗地讲,可以把智能合约想象成以太坊平台上的自动代理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可预测的,因为它的行为方式都是合约创建的时候设立好的。设想一个组织创立的时候,将资金交给(智能合约)机器人保管,并且告诉机器人哪些人是组织的成员,另外合约的规则还可以包括: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资金、增加/删除成员、修改DAO规则、解散DAO等。这样,DAO就将各个的成员从财务上、人事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织。
DAO相比与传统的组织,以下优势非常明显,我们以公司为例:
- 创立一个DAO比注册成立公司快得多,并且费用低得多;
- 运行成本低,财务和出纳人员不再是必需,也不用与开户银行不定期地对账;
- DAO存在于互联网,对成员所在同一地域的要求降低;
- 如果成员之间出现争议,实施强制执行的成本比司法程序低得多。笔者不久前经历了注册成立公司的过程,真的可以用“痛苦不堪”形容,一共跑了6次,历时2个多月,花了几万人民币;而创建一个DAO无非就是几十、几百行代码,费用则可以几乎忽略。
DAO相比传统的公司,也有缺陷:DAO只能约束内部成员的关系,而无法与外部形成链外关系。例如公司可以与客户形成债务关系,客户付给公司预付款,公司有义务给客户发送货物,这种关系由法律保障;而客户无法与DAO形成此等关系,因为传统的司法对于DAO不具备约束力,无法强制执行。随着DAO生态体系的不断发展,今后一定会出现仲裁DAO,其它DAO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部分资产或权利交由仲裁DAO管辖,那么该DAO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便引入了第三方的强制执行力。
总之,DAO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组织关系,将来它在社会关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还无法知晓。以现有的认知看,DAO的意义很可能是非常正面的,通过简化组织关系从而提升社会运行效率,造福于人。
三,金融应用
在以太坊上一定会出现众多的金融类合约,这些合约之间互动形成复杂的金融生态。因为以太坊的开放性,参与使用此类金融类合约一般没有门槛,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可以造福最广大的受众,包括传统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欠发达地区。下面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A)CFD合约。
CFD(Contract for Difference)差价合约在以太坊上的实现其实非常简单,例如买方和卖方在 1ETH=1USD 的时候建立合约(ETH是以太坊上的货币单位),双方都向智能合约各自注入1000ETH;等到合约到期时,假设 1ETH=2USD,那么此时智能合约将分配给买方1500ETH(价值3000USD),而卖方分配到500ETH(仍然价值1000USD)。
B)存款合约。
人们把大额资金存于银行,因为银行更安全。而银行的安全一方面来自巨额的安全投入,另一方面我们社会从制度层面设立了众多的监管规则,来防止银行出问题,因为一旦银行大范围地出现问题,结果是灾难性的。但是历史一次次地证实,银行不总是安全的,最近的一次危机就发生在2013年的塞浦路斯,在这次危机中储户损失惨重。
其实,在以太坊上可以方便地实现这样一个合约,它既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又规避了银行本身出现问题的风险。这个智能合约在创立的时候生成两把私钥,为了不过分突出技术细节,我们把该合约比作保险箱,私钥比作开保险箱的钥匙。保险箱创建后,用户把资金存入保险箱。钥匙A由用户掌管,合约规定该钥匙单独可以每天从保险箱里提取5%的资金;钥匙B由第三方机构掌管,该钥匙单独可以每天从保险箱里提取0.25%的资金,是钥匙A速度的1/20;钥匙A和钥匙B加在一起可以一次性提取所有资金。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出现问题的场景:
- 用户的钥匙A被盗了,那么用户可以找到第三方机构,两把钥匙加在一起可以一次性提取全部资金,小偷每天只能提取5%的资金。
- 用户的钥匙A丢失了,那么用户可以找到第三方机构,机构慢慢地还是可以把用户的资金提取出来。
- 如果机构恶意侵吞用户的资金,那么用户提款的速度是机构的20倍,用户只损失5%的资金。
四,预测市场
在以太坊平台上创建博彩类合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例如彩票、赌球等等,但是此类应用多是零和游戏,本身并不产生价值。预测市场是个例外(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diction_market),虽然预测市场的参与者内部确实也是零和游戏——赢家赢的钱全部来自于输家的赌注,但是预测市场中下注情况体现了群体的智慧,此结果可以给外部(例如政策制定者)提供额外的有用信息,帮助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
接下来的问题是,运行在以太坊上的预测市场有什么优势?早在2001年,intrade.com就已经实践了预测市场,该网站让玩家使用金钱在各种事件预测中下注,事件范围包括商业、金融、政治等。Intrade.com于2013年被政府关停,关停的原因与开通预测大宗商品的价格有关,因为这涉及到了大宗商品期货的监管。而建立在以太坊上的预测市场,由于背后没有单一主体,用户无需担心网站被关停而损失资金。
在建设中的以太坊预测市场——Augur,正是这样一个项目(augur.net),它可以在无需信用实体运营的情况下实现用户之间的博弈。Augur的目标是实现诚实、开放、公开的预测市场。
结束语
以太坊是一个智能合约的平台,并且该平台提供了图灵完备的语言,就像LEGO一样,人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创建各种智能合约,涵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上的几个例子只是以太坊应用海洋中的几滴水滴,处在目前历史阶段的我们,还无法想象这些水滴相互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浪花。以太坊的未来是如此的有趣和难以捉摸,也许只有时间可以揭开它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