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史话·25 | 拜占庭将军(3)

(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篇看点:是谁发明了web?B/S架构推动了互联网的中心化进程吗?


前情回顾:
【连载】比特币史话 | 时间之矢(5)
【连载】比特币史话 | 拜占庭将军(1)
【连载】比特币史话 | 拜占庭将军(2)

正文:
互联网(Internet)并不是一个人的发明,而是在一系列杰出而伟大的贡献者前赴后继的发明的推动下不断演化的结果。其起源于1969年的ARPANET,那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一个网络[1]。[公众号:刘教链]
在互联网之前,传统的IT系统通常只服务于一个学校、企业或组织内部的用户,其规模少则几十,多则几千。至于跨组织的通信,则通过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来进行。比如早期的电子邮件系统,位于北京的A企业建设一套邮件服务器,服务两千名公司人员,位于洛杉矶的B企业也建设了一套邮件服务器,服务五千名公司人员,两企业的邮件服务器之间则可以互通邮件,这样两家企业的人员彼此也可以互发邮件。再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网络也没有问题,建设一套邮件服务器,然后接入网络即可。这样的一个电子邮件网络,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结构。在互联网的早年,商业互联网时代尚未开始之前,这也是互联网应用的典型结构。[公众号:刘教链]
此时的用户界面也往往是一个PC端的电邮软件,通过软件连接到企业的服务器获取邮件和发送邮件。这种架构被称为“C/S架构”(Client/Server, 客户端/服务器)。此时的IT系统只是服务于企业主营业务的一个支撑性工具,一种生产手段,而不是企业的业务和产品,即,不是企业的生产目的和生产对象。[公众号:刘教链]
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构想,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并在全世界推广免费的万维网理念。互联网开始成为人人可以免费使用的信息服务,伯纳斯·李本人也被称为“互联网之父”[2]。让普通大众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而无需单独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以任意访问各家企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这种架构被称为“B/S架构”(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极大的降低了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门槛,方便了用户的使用。“B/S架构”和免费的理念为互联网带来了高速的发展,迅速成为比纸张等信息载体形式更为先进的信息承载和服务方式,人类从此迈入信息时代。[公众号:刘教链]
B企业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觉得通过互联网和浏览器对公司之外的普通大众提供邮件服务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它就着手开发这样一套互联网电邮系统,设计目标是能够服务五千万全球用户。很自然的,这套系统所服务的所有用户的账户、个人信息和邮件内容就都需要集中保存在B企业的服务器上。随着万维网、浏览器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系统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的扩大,客户端越来越轻量级,服务端越来越集中化,数据开始向少数具备大规模服务能力的企业集中,互联网开始变得越来越中心化。[公众号:刘教链]
但是,一个服务能力和被服务人数扩大一万倍的互联网系统,它的技术要求就绝非传统IT系统的技术架构所能够满足的了。[公众号:刘教链]


【未完待续】(公众号:刘教链)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