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哲学的耻辱与新生

这是笔者在以下视频的笔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B4y1B7D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P7GG/

理性无法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对于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的怀疑,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反驳,这是哲学和人类普遍理性的耻辱

笛卡尔与认识论转向

随着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得以支配自然力而不再是单纯屈服于自然力的支配,人的精神随之觉醒,发现:思想的理性之光对于世界的开显具有根本重要意义——人对世界具有了一种审查权。世间万物只有经过理性审视(推理)的,我才承认它的存在。推理的每一步必须合乎逻辑,推理的起点必须是不证自明的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就像数学中的公理)。

笛卡尔以前的哲学表现为两股力量的搏斗:独断论与怀疑论。独断论(dogmatism):世界就应该是如何如何,不需要任何理由;怀疑论(skepticisms):未经历的,不可断言。笛卡尔以后,本体论(ontology,研究世界本源)要能从认识论中推出来,这是哲学本身克服独断论和怀疑论的伟大尝试。

哲学家羡慕数学的严格性、明晰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哲学几千年争论并未留下不可怀疑的东西。

笛卡尔贯彻严格性的原则的方法是普遍怀疑,这是为了澄清到底哪些东西是可靠的东西。到底什么可以作为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呢?它不能是常识(它夹杂着“假象”),不能是感觉经验,也不能是科学(科学局限于具体领域)。它不能是感觉经验的一切,因为感觉经验的一切都可能是假象。但是,即使“我”总是被蒙骗,也一定要有“我”在这里,否则蒙骗就失去了对象。世间万物,只有“我在怀疑”这件事不可怀疑,即使我怀疑我在思考,我依然在思考,“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所以,他把自我意识当作哲学的第一原理、第一存在。

笛卡尔没有放弃外部世界,把”我思“封闭起来,他把”我思“当作世界整体结构上一个确定性的基点。

康德与时代问题

哲学追求对于世界的整体性的必然的知识,追求有三条道路:

  1. 理性主义的道路:主张理性,抓取到最高原理,再向下推理。它的问题:大家抓取的第一原理不同,做出的推论自然不同。抓取第一原理,实际上蕴含着独断论。
  2. 经验主义的道路:哲学家自古不承认经验主义,但自然科学的高歌猛进,使经验主义在英国复兴。经验主义是对独断论的直接反抗,他主张知识必须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由归纳得出。但这种知识不具有必然性(天下乌鸦一般黑)。为了避免崩溃,经验主义建立了大量假设和预定。到休谟这里,经验主义就自我瓦解了。
  3. 神秘主义道路

康德的哲学是为着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条哲学传统。休谟同时击中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要害: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它们都主张人的主观认识要合乎客观,理性主义靠断言和推理,经验主义靠穷举和归纳,但休谟说:你认识的永远只是经过你主观处理过的客体,而非事物本身。(不同的人看待同一社会事件,立场不同,观点往往不同;甚至,洗澡水水温由不同体质的人感觉,也可能不同)你能认识的永远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在你眼中的映像,认识活动不过是把主观想法强加在客体身上。这样,休谟否定了所有普遍性的知识甚至因果律的存在:它们不过是人的习惯性联想罢了(我们看到太阳光照在石头上,感到石头变热了,我们认为是太阳光照射导致石头变热,这是因果关系。我们用眼睛看到阳光,用手感到热,因果关系又是我们凭借什么感官感觉到的呢?因果关系到底是宇宙间本就存在的,还是我们人类的认识形式呢?)。休谟扬了认识论的根,宣告了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彻底的寄。

我们要直面休谟的挑战!既然既有的理性失效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对理性展开批判。在认识之前,要对人的认识能力本身做一番批判的考察。康德认为:理性毫无疑问需要经验的辅佐,否则又会陷入独断论;但经验本身不足以撑起人的认识,我们需要先验的东西。如何调和这两者并据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做辩护,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的写作动机。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一句话概括《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synthetic a priori judgment)何以可能?”康德认为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钥匙。

休谟与康德的关系:

  1. 休谟认为人不能认识超出经验的东西,比如,旧形而上学主张运用纯粹理性、不依赖经验、甚至不与经验发生和关系,因此总是陷入独断论的意淫。这一点,康德是赞同的,他要扬了形而上学。
  2. 休谟认为,人不能认识到外在于主体的客体本身,这一点康德依然是赞同的,但他没有走向不可知论(agnosticism),他指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有来源。

他创造性地指出,人产生知识的过程,恰恰是人把主观范畴赋加给客体的过程(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逻辑关系,是宇宙真理的一部分,还是我们人类思维的一部分?)

不是主体符合客体,而是客体符合主体。康德把事物分成了两个层面:物自体(thing-in-itself)和物的现象,他承认休谟对物自体不可知的判断是无法打破的,但他围绕物的现象构建人的认识能力。

客体被分为两个层面,主体的认知结构也被分为三个层面。物自体虽然不能被人认识,但人接受它对感官的刺激,使感官获得对象和材料,从而产生关于物的现象。感性不只是自身被动地接受物自体的刺激,它按照自己的先天直观形式来框定客体,这就是时间和空间。在康德那里,时间和空间不是事物的自身属性,而是主体内在的,赋加在事物上的观念。真正的客观性是来自于主体内部的、能够普遍运用到一切经验内容之上的时空形式从而建构出来的现象界的客观实在(时间与空间是本就蕴含于事物内,还是人脑的机能?如果人脑不具有感受时间和空间的机能,时间和空间还存在吗?)先天的(a priori,不需要经验就有的)东西可以只管形式正确,而先验(transcendental,就“先于经验”这点来讲与“先天”无异,但它是我们能够经验的条件)的东西则一定要和经验知识相关联,因为经验对象就是由它构造出来的。(注:这一段比较晦涩,我查了资料,花了十几分钟才弄懂。所谓先天的,就是我们打娘胎里带来的各种属性,比如种族、性别、消化能力、思维能力,而先验指的则是我们经验所依赖的前提条件[1],比如:认识时间的能力、认识空间的能力、判断能力等,如果没有这些,我们无从由经验产生知识),这一部分就是奠基性的先验感性论(Transcendental Aesthetics)。

感性还要上升至知性。感性为我们提供了直观对象,提供了关于客体的各种现象,接下来就是由知性把它们在思维中综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客体,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认识对象的真面目。

(以上内容,在毛主席的《实践论》[2]中被阐述为“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认识的第一阶段是感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看到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产生了各种感觉。古时候的一个农夫,他知道中耕要松土,作物才能长得好。然而,他只认识到这一现象,而不理解其中的原因,这就是感性认识;认识的第二阶段是理性阶段,经过继续实践,判断和推理,产生了概念,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到了近现代,经过科学研究,一个生物学家知道了,中耕松土的道理是促进根部有氧呼吸。他还认识到地窖贮存蔬菜的道理也是有氧呼吸,这就是理性认识。)

但此时,我们尚未获得知识。在康德看来,知识表现为判断,即概念的联结。单个概念无所谓判断,无所谓对错,产生不了知识。知性运用概念与范畴与认识对象相结合,并进行加工和分类、联结和判断,这才产生了知识,这是概念与直观相结合的过程。范畴是知性先天就有的东西,它先于感性经验,但又必然要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它被规定为知性的先验能力。

知识总表现为判断的形式,判断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析判断具有必然性,但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知识;综合判断需要通过后天经验给出,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知识,但这种判断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那既能产生知识,亦能具有普遍必然性,岂不美哉?这是知性的综合。知性的先天性保证普遍必然性,知性与感性经验相结合避免独断论。

理性可以不与经验材料绑定,它是利用范畴进行推理的能力。理性只作用于知性已经给我们的知识。“理性的理念设定了知性知识的完备的统一,由此这种知识就不只是一个偶然的聚合,而成为了一个按照必然发展关联起来的系统”。

康德克服休谟问题的办法是:一方面把感性和知性作为理性的前提,得出稳固的知识和知识对象;一方面以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界限,保证知识不进入物自体的领域,因超出经验而变成胡扯。

康德颠覆了人认识世界的逻辑,把全部能动性和创造性都设定在主体一边,使客体复合主体,成为笛卡尔以来认识论的极致;同时他又奏响了德国古典哲学高扬“人的精神”的序曲,开启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时代。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费希特和谢林从右边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批判,唯心地发展了辩证法,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者和最大代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3],马克思继承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

  1. ^https://xuewen.cnki.net/R2006080990000638.html
  2.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707.htm
  3. ^https://xuewen.cnki.net/R2009020030000427.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4656891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