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当代全球最杰出的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不幸离世。
张首晟,32岁时成为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物理系终身教授。2007年,他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你如果看过《生活大爆炸》,一定知道物理天才“谢耳朵”口中的“拓扑绝缘体”。实际上,这个概念正是由张首晟的课题组所提出。
基于他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图为张首晟2012年获得狄拉克奖。
我们在缅怀这位杰出华人科学家的时候,也从过往资料中发现了他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思考——今天的孩子们应该如何面对知识,如何学习,值得每位父母借鉴。
01、不要让孩子被知识的洪水淹没
以下内容摘自张首晟教授生前演讲
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几乎被整个知识的洪水淹没,他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是他们的分析总结能力还不够。
➊ 不要让孩子被知识淹没
2012年,传说“世界末日”的时候,我曾经问学生一个问题:
如果世界末日将要来临,我们都要走向诺亚方舟,你只能带一个信封,上面可以写人类最最精华的思想,在洪水退后能够把整个人类文明复原,你会写上什么?
对于今天的人类文明而言,其实洪水已经来了,它是知识的洪水。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大家都能够有非常多的知识学习,不像我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学。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今天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几乎被整个知识洪水淹没,他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是孩子的分析总结的能力还不够,他不知道哪个知识更重要。
因为被淹没,他们无法把精华思想总结出来,反而造成了他对学习的厌烦。
这是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一位科学家,我认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➋ 学习普世知识,才能开阔视野
今天这个时代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难点,就是我们很难对整个人类文明有非常普世的贡献。
但这个事情非常重要。譬如,中国的大学叫“大学”,英语来讲大学叫University,University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要追求Universal knowledge,要追求一种普世的knowledge,而不是一到大学就开始选专业。
我们说中国要崛起,一定要把大学办好,说到好大学,大家都会想到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些百年学府。
斯坦福大学牛在哪儿?它的校训是“自由的空气在飘扬”,是德国诗人Ulrich von Hutten的一句诗句:“Die Luft der Freiheitweht”。
这是一个百年学府成功的前沿思想,就是在学术环境一定要有自由,要在自由的环境下让学生们思考,一是不要受政治的影响,二是不要受功利心的影响。
这种自由还包括,在斯坦福大学做教育,前两年是不分专业的。你如果要做物理学家的话,一定不会逼你去学物理的课,反而会逼你学一些文科课程开阔视野,因为我们追求的是Universal knowledge。
➌ “大道至简”的学习能力
如果你把厚厚的一本书读了之后,装在自己脑袋里面不改变的话,书越读越多,就会越觉得迷茫,你必须把那么多的书,用抽象的话总结出来。
也许读了一本书后,每个人抽象的结果不一样,但父母始终要培养孩子这种思维能力,他们就不会被这个知识的汪洋大海所冲击。
没有提炼信息的能力,再大的大数据只会让你感到非常迷茫,而不是给你带来更高的智慧。智慧在于汲取,要在知识的洪水当中,汲取出最精华的思想。
02、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张首晟不仅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他的一双子女也很优秀,儿子毕业于哈佛大学,女儿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张首晟的儿子在高中还没毕业时,就参加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并拿到金牌。
去年,张首晟曾参加综艺节目《我是未来》,和主持人张绍刚大谈育儿经。
“我带着孩子去度假,会抓住一些小小的机会,给孩子们讲科学故事和原理。”
比如我和儿子在海滩,女儿喜欢游泳,在海里和风浪搏斗,万一她遇到意外,哥哥如何用最快的方式、最短的时间帮助她?
很多人说直线距离最短,直接朝妹妹游过去。但为了帮助妹妹,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不是距离最短。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在沙滩上跑,然后再朝妹妹游过去,因为人在沙滩上跑得快(如上图)。这是光的折射原理,路径时间最短,但不是距离最短。
03、好奇心是所有兴趣的起源
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约翰·洛克)说:儿童的好奇心是自然给他准备的好工具,去除生来的无知。
在张首晟眼中,好奇心是所有兴趣的起源,更是孩子探索知识的无限动力。
为了保持好奇心,张首晟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在他看来,游泳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就像科研工作中最需要的发散型思维。游泳之后,他会去桑拿房,如同科研工作中所需要的专注,在思维打开后集中思考一件事,很多灵感就会“蹦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张首晟说,人最可贵的是有好奇心伴随一生。
斯人已逝,希望张首晟的教育观点,为更多父母受用。